新闻中心
在CBA联赛的历史长河中,外援的身影总是与传奇和争议相伴,而近日,一位老将的里程碑之夜,却再次掀起了关于个人英雄主义与团队胜利的讨论,莱斯特·哈德森,这位在CBA征战十余载的功勋外援,终于在面对浙江广厦的比赛中,迎来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常规赛总得分突破12000分大关的辉煌时刻,当聚光灯聚焦于他的历史性成就时,他所在的球队却以98比112的比分吞下败果,哈德森全场狂砍41分、7篮板和5助攻的华丽数据,却未能为球队带来一场胜利,这一幕,不禁让人回想起CBA赛场上那些屡见不鲜的“空砍帝”——那些在个人数据耀眼的同时,却屡屡与团队胜利失之交臂的球员。
哈德森的里程碑:从草根到传奇的逆袭之路
哈德森的篮球故事,本身就是一部充满韧性的奋斗史诗,1984年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他,并非NBA的宠儿,在2009年NBA选秀中,他在第二轮第28顺位被波士顿凯尔特人选中,随后开始了颠沛流离的NBA生涯,辗转多支球队,始终未能站稳脚跟,2011年,他首次登陆CBA,加盟广东宏远,并随队夺得总冠军,他真正的辉煌始于加盟辽宁男篮,并在2018年带领球队夺得队史首座CBA总冠军,成为城市英雄。
哈德森的得分能力在CBA历史上堪称独树一帜,他不仅拥有稳定的三分投射(生涯三分命中率超过38%),还具备出色的突破和关键球能力,截至2025年,他已多次荣膺常规赛外援MVP,并是CBA历史上首位突破12000分大关的外援,在对阵广厦的比赛中,他在第三节还剩5分38秒时,通过一记标志性的后撤步跳投命中里程碑得分,现场球迷起立鼓掌,对手也纷纷致意,这一刻,不仅是对他个人职业生涯的肯定,更是CBA联赛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。
哈德森的里程碑之夜,却因球队的失利蒙上了一层阴影,他的队友在进攻端表现低迷,全队除他外仅有两人得分上双,且防守端漏洞百出,赛后,哈德森在采访中坦言:“得分纪录是荣誉,但胜利才是篮球的真谛,我们今晚在细节上做得不够好,这是我的责任,也是全队的责任。”这番话,既展现了他的领袖风范,也透露出“空砍帝”们的共同无奈。
CBA的“空砍帝”现象:个人英雄主义与团队困境的博弈
“空砍帝”一词,源于篮球迷对那些数据华丽却输球球员的戏称,在CBA,这一现象尤为突出,从早期的昆西·杜比、迈克·哈里斯,到近年的约瑟夫·杨、达柳斯·亚当斯,无数外援在砍下高分的同时,却难以带领球队走得更远,以2023-2024赛季为例,南京同曦的约瑟夫·杨曾单场轰下54分,但球队仍以10分之差落败;新疆广汇的达柳斯·亚当斯更是多次在40+得分的夜晚吞下败果。
这种现象的背后,是CBA球队对外援的过度依赖,据统计,2024-2025赛季,外援场均得分占球队总得分的比例高达35%以上,部分中下游球队甚至超过40%,哈德森所在的球队便是典型——当他下场休息时,球队进攻效率骤降15个百分点,这种“一星四射”的战术体系,虽能激发超级外援的个人能力,却也导致本土球员成长缓慢,团队化学反应薄弱。
CBA的赛制和外援政策加剧了这一问题,2025年,联赛虽放宽了外援上场时间限制,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球队战术单一化的痼疾,许多球队为追求短期成绩,将进攻重担完全压在外援身上,而本土球员则沦为配角,哈德森在赛后分析中指出:“CBA需要更多团队篮球,如果每支球队都只依赖一两个人得分,联赛的整体水平难以提升。”
数据背后的真相:哈德森式悲情的深层原因
哈德森的“空砍”并非偶然,从技术层面看,他的使用率(USG%)常年维持在30%以上,这意味着球队近三分之一的进攻由他终结,高使用率并未带来相应的高效率——在本场比赛中,他的正负值为-12,全队最低,这反映出当他独自扛起进攻时,球队的整体防守和轮转体系容易出现漏洞。

从球队构建角度分析,哈德森所在球队的本土阵容存在明显短板,内线防守强度不足,导致对手频繁冲击篮下;外线射手稳定性差,使得对手可以肆无忌惮地包夹哈德森,反观广东、辽宁等传统强队,外援数据或许不如哈德森耀眼,但本土球员如赵睿、张镇麟等均能独当一面,形成多点开花的攻势。
心理因素同样不可忽视,长期担任“救世主”的角色,让哈德森在关键时刻更倾向于个人单打,而非信任队友,本场比赛末节,他连续三次进攻未果,而空位的队友却未能获得传球,这种习惯性“英雄球”选择,在常规赛或许能赢得喝彩,但在季后赛高强度对抗中往往成为双刃剑。
未来展望:CBA如何告别“空砍帝”时代?
要打破“空砍帝”魔咒,CBA联赛需从多维度进行改革,球队应优化外援使用策略,学习欧洲篮球的团队理念,将外援定位为“体系补充者”而非“核心爆破手”,浙江稠州银行的外援诺里斯·科尔虽场均得分不高,但通过组织串联激活全队,帮助球队连续两年闯入四强。
联赛需加强青训体系建设,提升本土球员的终结能力和关键球处理水平,2025年CBA推出的“青年球员海外培养计划”,便是旨在通过输送苗子至欧洲俱乐部集训,弥补本土球员的技术短板,若此举措见效,未来或将涌现更多像胡明轩、余嘉豪一样能独当一面的本土核心。

球迷和媒体的评价体系也需转变——不应仅以得分数据论英雄,而更关注球员对团队胜利的贡献值,哈德森的里程碑之夜,或许会因失利被部分人诟病,但他在CBA十余年的坚持与奉献,早已超越了一时的胜负。
哈德森的12000分里程碑,是CBA历史的一座丰碑,却也映照出联赛发展的阵痛,当个人荣耀与团队胜利无法兼得时,球迷们或许会继续为“空砍帝”们的表演喝彩,但篮球的本质,终究是五个人的舞蹈,正如哈德森在采访结尾所言:“纪录会被打破,但冠军旗帜永远悬挂。”唯有当CBA的赛场不再有“空砍”的悲情,中国篮球才能真正走向成熟。








